Chrome OS不是一款軟件 |
發(fā)布時間: 2012/9/15 13:44:55 |
過去30多年,是微軟定義了“軟件”的概念,尤其是作為一種商業(yè)形態(tài)的軟件。在微軟界定的軟件概念之下,幾乎所有向微軟發(fā)起挑戰(zhàn)的軟件,都毫無例外地或折戟沉沙,或無功而返。盡管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壟斷指控和可怕的懲罰,微軟迄今仍牢牢地把持著軟件商業(yè)帝國的主導權。
當蓋茨第一次把BASIC授權給Altair電腦公司時,Altair是他的客戶;當蓋茨第一次把DOS授權給IBM時,IBM是他的客戶。30多年來,幾乎所有的PC廠商,都成為微軟的客戶,他們得到微軟的軟件授權,并支付給微軟相應的授權費,人們把這筆錢稱作“微軟稅”。
以Linux為代表的開源運動,希望最終能取締“微軟稅”,但不幸的是,他們的玩法仍未逃離微軟設定的軟件游戲規(guī)則。去跟Windows拼功能,拼易用性,拼安全性,拼自主性,拼經濟性……無論怎么拼,都還在“軟件”的范疇之內,Windows無法提供的,Linux也幾乎同樣無法提供,Windows無法超越的,Linux也幾乎同樣無法超越。
Google Chrome OS當然不會繼續(xù)去玩這樣的游戲,Google已經有了足夠的技術實力和商業(yè)實力,徹底改變既有的游戲規(guī)則。事實上,從Android開始,Google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大聯盟模式,就已經初露端倪。參與者不再是客戶,而是合作伙伴,操作系統(tǒng)不再是軟件,而成為一種合作的催化劑。
Google的大聯盟模式的核心,在于重組產業(yè)利益格局,讓不屬于任何人的互聯網成為疏通聯盟成員利益的樞紐。Android和Chrome OS都以開源的方式提供,所有聯盟成員都可以自由定制開發(fā)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以及華為這樣的主流設備商,都成為開放手機聯盟的成員,聯盟模式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Chrome OS并不需要去顛覆Windows,而且在短時間內,這種顛覆也不太可能發(fā)生。Google想要的,只是在云計算時代找到自己的利益同盟軍,并通過覆蓋產業(yè)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同盟軍的力量,逐步瓦解舊的以軟件產品為核心的商業(yè)模式。只要互聯網成為這個利益大聯盟的共識,就符合Google的最大利益。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llwellnessguid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