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和云計算:經常相關卻未必一體 |
發(fā)布時間: 2012/8/2 10:28:20 |
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轉變往往很重大,而且在完全儼然成形之前不容易預測。我們正開始邁入一個實實在在的后客戶機/服務器時代,這一點在近幾個月顯露無遺。 虛擬化和云計算正在共同重塑數據中心格局。 當然,這種說法絕對不是頭一回聽到了。隨著虛擬化和云計算的日益普及,這兩項技術已經從概念階段完全進入到成熟階段。 不過,這并不是一場零和游戲。不是所有的數據中心都會急吼吼把自己的數據放到云上?蛻魴C/服務器基礎架構后來居上,最終使大型機黯然失色,所以不難想象云計算也會上演同樣的好戲。我們每年至少兩次會聽到大型機將壽終正寢的說法;然而大型機在首次投入使用之后已走過了50個年頭,現在它們依然"活蹦亂跳"。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大型機甚至還開始進入到云環(huán)境。 不過,預示變化動向的關鍵點還是正在圍繞云而構建的基礎架構。首先,VMware公司把其虛擬化項目與云緊緊地鉤在一起。最近推出的重大產品vSphere其實完全就是一種云基礎架構。 不過要牢記一點:盡管虛擬化和云經常密切相關,但它們未必融為一體。 正如Taneja Group的高級分析師兼顧問Jeff Byrne強調的那樣:"大多數主機托管及其他大型服務提供商目前都在利用虛擬化技術來構建可擴展的云基礎架構,但也幾個例外值得注意,比如谷歌就沒在這么做。" 視虛擬化為重中之重的VMware也絕對不是這個領域的唯一廠商。其他廠商只是重視虛擬化的程度不如VMware 那么大。近日,Asigra發(fā)布了混合型云備份和恢復(Hybrid Cloud Backup and Recovery)平臺。該公司的執(zhí)行副總裁Eran Farajun表示,其實早在還沒有人知道或關心云為何物之前,Asigra就已經進入云領域了。盡管Asigra公司很早就涉足云備份領域,但 Farajun毫不隱晦地指出,自己并不是什么云提供商。 就在兩年前,Asigra接觸的主要還是運行Windows和Linux的物理系統(tǒng)。如今,客戶經常要求該公司保護虛擬服務器,這對其不使用代理的產品來說再合適不過。與大多數其他產品針對磁帶而設計不同,Asigra采用了為直接面對數據源而設計的協(xié)議。這樣一來,備份就跟得上數據急劇增長的勢頭。 借助這款最新版本的軟件,Asigra可以讓用戶能夠充分利用公共云、構建私有云,或者把公共云或私有云都集成到混合數據保護模式,能夠在這兩種方法之間靈活轉換。該軟件的目標用戶包括構建公共云的管理型服務提供商(MSP)和構建私有云的大企業(yè)。 盡管這聽起來與vSphere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要記住這一點:混合型云備份和恢復平臺在設計當初著眼于備份和恢復,而不是著眼于操作,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Asigra沒有直接與VMware競爭。不過,它與傳統(tǒng)的業(yè)界巨頭仍存在競爭。IBM、冠群(CA)和賽門鐵克仍占據著主導地位。 Farajun認為這些廠商采用的傳統(tǒng)技術也許是致命弱點。這些解決方案是針對客戶機/服務器架構而設計的,它們無法滿足客戶在云環(huán)境中的需求。 要是缺了硬件,沒有哪個基礎架構是完整的。硬件廠商們似乎在把兩者結合起來,極有可能是為了緊跟潮流,并把盡可能多的硬件設備遷移到云環(huán)境。近日,惠普公司發(fā)布了超級擴展型(Extreme Scale-Out,ExSO)生態(tài)系統(tǒng)。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包含一些新產品和惠普已經在銷售的一些產品,很多方面進行了定制。 惠普公司行業(yè)標準服務器部門的產品銷售主管John Gromala對媒體稱,這條新的產品線是為這種企業(yè)設計的:"業(yè)務與技術的關系對企業(yè)核心業(yè)務而言很直接又很密切。" 換句話說,一類是運行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起碼有數千個服務器節(jié)點)的企業(yè),而另一類是依靠數據中心作為盈利之道--無論是通過Web 2.0、云計算,還是高性能計算(HPC)應用軟件--的企業(yè)。 目前對惠普用戶及其他廠商的用戶來說仍不清楚的是,虛擬化在其中會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llwellnessguid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