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軟和諾基亞宣布,微軟將以37.9億歐元收購諾基亞設備及服務業(yè)務,并以16.5億歐元收購諾基亞的專利。以加速發(fā)展Windows生態(tài)系統(tǒng)。此項交易需得到諾基亞股東和相關機構批準,預計將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
“有這樣一個相關的故事,一個人在北海的一個油田鉆井平臺上工作。有天晚上,他突然發(fā)現(xiàn)所處的平臺已燃燒起來。當時,他正被熊熊的火焰所包圍。他努力穿過濃煙和烈火,跑到平臺邊緣,但卻只看到四周黑暗、冰冷的海水。烈火不斷逼近,他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做出反應。要么站在平臺上,等待自己被烈火吞噬,要么從30米高的平臺上縱身向下跳,落入冰冷的海水中?!痹?/span>2011年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艾洛普比喻說,諾基亞就是那個站在燃燒著的平臺上,必須做出選擇的人?,F(xiàn)在,他帶著諾基亞跳到的地方,是微軟的懷抱。
對于此事,網易科技報道的觀點大體如下:
1、如無意外,艾洛普將伴隨收購回歸微軟,并成為微軟下任CEO的最大可能人選,為接班鮑爾默,推動微軟向移動互聯(lián)網轉型做好準備。不過,在諾基亞的經歷,將會成為一個有意思的雙刃劍:如果是蓄意引導諾基亞并入微軟,那他將背上商業(yè)道德淪喪的重負,如果一切只是不得已而為之,那么他帶領諾基亞期間的糟糕業(yè)績,可能成為印證他能力低下的絆腳石。鮑爾默的正式退休,與下任CEO(極可能是艾洛普)的交接時間,應會在本次收購完成時一同進行。
2、這次收購現(xiàn)再一次證明了微軟早已聲名狼籍的口碑:與微軟戰(zhàn)略合作,很難有好下場,微軟的合作者們,都小心點!
3、賣掉設備和服務部門后,諾基亞的其他業(yè)務或許能有更好的破繭重生的機會。比如一直受到好評,但卻受手機拖累的諾基亞地圖,就有可能與更多終端廠商展開合作。而從此前不錯的業(yè)績成績來看,蘇立會不會可能成為諾基亞的新任CEO,這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有趣問題。
4、對微軟來說,諾基亞的設備和服務部門,以及相關專利,其實是一塊雞肋。這一收購將進一步促使其他手機廠商遠離微軟,遠離Window Mobile,越來越走上iPhone和iOS和路徑,但諾基亞成為下一個蘋果,獨立支撐起這個系統(tǒng)嗎?我覺得很難。目前Android的份額已經達到約80%,剩下的份額中,蘋果又占據(jù)超過一半,微軟Windows Phone、黑莓與其他操作系統(tǒng)加到一起,也只占據(jù)不到10%。以艾洛普此前的戰(zhàn)略核心Lumia系列來看,此前口碑兩分,但負面評價居多,提高攝像頭功能為核心賣點的思路,能否實現(xiàn)下一個顛覆性市場變革,也還有待觀察。
5、微軟的移動轉型必將全面加速,而且將圍繞諾基亞展開,以硬件+軟件的融合形式構建核心競爭力,不排除未來微軟可能將Surface并入到Nokia品牌的可能性。這也是目前越來越多IT巨頭的路徑選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諾基亞更大的價值在于,它在移動電話方面的專利積累,以及長期以來在硬件領域的,全球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及硬件售后服務的經驗與資源。前者是向移動轉型的重要基礎(谷歌也為此收購了摩托),后者或許將成為未來微軟新產品能否突圍的關鍵之一。
6、總體來看,微軟+諾基亞終究是弱弱結合,而且雙方過去的戰(zhàn)略轉型都沒有成功,此次收購,是雙方原本業(yè)務轉型的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后一搏,合并后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但無論如何,至少諾基亞終于“瘦”到能夠被微軟吃下去,而合并為一體,永遠強于各留后手的戰(zhàn)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