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恢復光端機的時鐘頻率 |
發(fā)布時間: 2012/5/28 14:47:46 |
在任何通過分組實現電路交換的技術中,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時鐘恢復。例如,在兩個客戶端之間使用專用租借線路通過運營商分組網絡上的仿真鏈路進行連接,則客戶TDM業(yè)務的頻率fservice必須在分組網絡的出口處精確地重新生成。
長時間的頻率不匹配將導致分組網絡出口處形成等待隊列,如果重新生成的時鐘比原時鐘慢,則緩沖器被填滿,反之則會被清空。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數據丟失和服務質量下降。而要實現對TDM業(yè)務的支持,ONU側的時鐘恢復技術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電路仿真技術本身而言,目前主要有基于SDH光端機的指針調整方式、差異方式和自適應等3種時鐘恢復方式。 差異方式是在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高精度的時鐘參考源,通過比較包的到達頻率與主參考源的頻率之差進行補償,實現TDM業(yè)務的同步。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抖動和漂移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網絡延時、網絡延時變化和包丟失的影響,但是需要在兩端均提供公共參考時鐘。該實現方式主要適用于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均位于電信機房或其他存在高精度電信時鐘的場合,自適應時鐘恢復方式則不需要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具有公共的參考時鐘。 在接收端根據到達包所攜帶的信息就可以恢復出需要的時鐘信息。定時信息既可以是通過比較本地和遠端的時標(Timestamp)值來獲取,也可以根據包的間隔到達速率或抖動緩存的填充水平來獲取。由于EPON本身主要用于用戶接入網,加上EPON可以給特定的數據包提供很高的服務質量,所以自適應的時鐘恢復方式應用于EPON系統(tǒng)將會獲得很好的時鐘特性。 在IETF制定的文檔draft-ietf-pwe3-sonet-09.txt中,定義了利用SDH光端機指針調整技術實現分組網絡中的定時同步。同時還定義了顯式指針調整中繼(EPAR:ExplicitPointerAdjustmentRelay)和自適應指針管理(APM:Adaptive Pointer Management)這兩種指針管理方式來實現網絡同步操作: EPAR方式通過重復發(fā)送端的指針調整事件來保證TDM數據以與發(fā)送端相同的速率被接收端讀取,通常應用于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存在公共參考時鐘的情況下;而APM則通過保持TDM數據以接收時相同的速率被接收端讀取以維持抖動緩存的利用率在一定范圍,此時通常發(fā)送端和接收端無公共的時鐘參考。 由于EPAR和APM方式實現時鐘恢復本質上都是基于傳統(tǒng)SDH光端機技術的指針調整,盡管能保證系統(tǒng)的時鐘同步,但實現很復雜,成本很高,不適合在EPON系統(tǒng)規(guī)模應用。 差異方式是在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高精度的時鐘參考源,通過比較包的到達頻率與主參考源的頻率之差進行補償,實現TDM業(yè)務的同步。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抖動和漂移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網絡延時、網絡延時變化和包丟失的影響,但是需要在兩端均提供公共參考時鐘。該實現方式主要適用于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均位于電信機房或其他存在高精度電信時鐘的場合,自適應時鐘恢復方式則不需要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具有公共的參考時鐘。 在接收端根據到達包所攜帶的信息就可以恢復出需要的時鐘信息。定時信息既可以是通過比較本地和遠端的時標(Timestamp)值來獲取,也可以根據包的間隔到達速率或抖動緩存的填充水平來獲取。由于EPON本身主要用于用戶接入網,加上EPON可以給特定的數據包提供很高的服務質量,所以自適應的時鐘恢復方式應用于EPON系統(tǒng)將會獲得很好的時鐘特性。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llwellnessguide.com】 |